前言:公共基础学院外文教研室“新医科大学外语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”在学校各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,“菜单式”分类教学、“三温”“三活”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,也得到了国内兄弟院校的认可。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,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,更要做传道的人师。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传道、授业、解惑的“主力军”,同时也在历练和考验我们的“主力军”。三年的改革与实践,效果如何,“主力军”的本领如何,我想学生最有发言权,2022年暑假之际,省级新医科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、省级新医科外语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、安徽省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“我的外语老师”作品征集活动,希望以学生的真实感受或说或评或建议,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智力支持。感谢亲爱的同学们,你们获益是我们最大的欣慰!
将语言从书中送到手里—我的英语老师张劲松
生命科学学院 2020级 陈司燮阳
白口罩,黑镜框。这是每节英语课张老师出现的固定形象。投入的状态,对于英语词汇的深入理解,清晰而地道的口语表达,则是我对张老师英语课堂的印象。
走上教学楼四楼,顺着走廊向前,能听得到英文电视台播报新闻的声音,这一定是张老师的课堂,这段英文新闻放送是为我们特意安排的开场节目,为课堂内容提供背景。上课铃后过一会儿,视频暂停,随后张老师总结,细致讲解视频的内容大意与关键信息点,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同学也学到实用的听力技巧。
学习英语,不只词汇的机械堆砌,还有词汇的分解及随之条理般的运用。一个英语词语从词根到短语,从解释到运用,在课上被老师简单的语言完整剖析,一个单词的前世今生完全展现在面前,字母串起词汇,像珍珠串连成圆,最终以语言呈现,如项链般光彩。
语言不能光说不练,而张老师对于“练”颇有方法,最后的这个环节里,作为“开场节目”的视频又再次作为材料递到我们手里。特别之处是,我们要用英语回答老师基于视频内容向我们的提问。在回答的过程中要理解问题,寻找答案,组织语言。上课的知识点,也再次回顾消化,这样,英语真正成为自己称手的工具。
张老师并没有直接对我们有过多的说教与要求,但所有的要求与教学都被精巧的编入课堂,并没有夸大英语学习的重要性,而是把语言的魅力灌入学习之中。最后,张老师这样将英语这门语言轻轻送进我们手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