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7日和24日,人文与健康学院外文教研室在理论教学楼成功举办了两场《护理英语》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。示范公开课以“Vital Signs(生命体征)”和“Nutrition and Diet(营养与饮食)”两大护理核心为主题,通过曹静、姚蓓两位授课教师的创新实践,生动展现了通识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艺术,人文与健康学院及护理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。

曹静系统讲解了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等生命体征对应的专业英语表达,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内容。她指出,准确测量生命体征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,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断、治疗与康复过程,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职业价值与责任担当,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。姚蓓则以"营养与饮食"为切入点,构建"知识讲授-问题诊断-方案设计"三维教学路径。从蛋白质、维生素等基础营养素讲解,延伸至援藏医生用改良酥油配方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实践成果。教学中结合我校蚌医一附院介入导管室主任张阳援藏实例,展示了雪域高原医疗队的工作场景,姚老师将"缺氧不缺精神"的援藏故事转化为沉浸式思政课堂,使学生深切体悟"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"的职业担当。示范公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,课堂气氛活跃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
《护理英语》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,是一次有温度的教学实践。它打破了专业与思政的壁垒,让价值引领成为专业学习的“点睛之笔”。教师们巧妙地将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嵌入教学全程,真正实现了“专业英语、人文素养、职业精神”的三维建构,展现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育人力量。 |